金秋十月,我們和新冠疫情不期而遇,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根據(jù)學校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工作安排,包頭醫(yī)學院口腔醫(yī)學院高度重視,積極響應,組織師生利用顯微教學系統(tǒng),多媒體教學終端,網(wǎng)絡平臺,開展線上實驗教學,收到學生良好的反饋,做到師生云端相見,學無止境。
一、聞令即動迅速響應,線上教學井然有序
在接到需要在線上進行實驗課教學的通知后,口腔醫(yī)學院迅速召開線上全體教師會議,研究部署線上教學工作,積極制定線上教學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學院教學督導組群,動員任課老師優(yōu)化課程設計,積極探索線上實驗教學新方法。

王忠厚副院長組織線上實驗課研討會 陳青宇副院長研究部署實驗教學工作
口腔專業(yè)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尤為重要,對于實驗課開展線上教學有很大的難度,如何讓學生在線上增加動手機會,提高學習積極性,依托實驗室顯微教學系統(tǒng)、網(wǎng)絡學習平臺,各專業(yè)的老師們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開展線上實驗教學。

實驗室教學設備調試 實驗室教學用物準備
二、顯微教學、大“顯”神通
口腔內科學教研室梁宏雁老師講授的是在石膏牙上備洞,線上教學無法實現(xiàn),她創(chuàng)新的將石膏牙備洞改成線上圖紙設計洞型結合視頻同步播放備洞要點、騰訊會議直播并利用顯微教學系統(tǒng)示范洞型設計,使教師線上實操內容清晰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同時互動答疑,確保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提升了課程的趣味性。

老師視角:口腔內科學教研室梁宏雁老師顯微鏡下實操窩洞設計

學生視角:學生設計洞型及講述設計要點
三、線上實驗教學、逼“真”互動課堂
口腔內科學教研室姚雅男老師,為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將線下教學樹脂牙備洞調整為蠟塊備洞。口腔醫(yī)學實驗教學中心的老師將實驗所需器械及蠟塊,統(tǒng)一消殺后送至學生公寓宿管處,再由宿管發(fā)放實驗小組的組長手中,登記領取。課前布置學生先雕刻出下頜第一恒磨牙外形,課上在已雕刻好的蠟塊牙上進行各類洞型的雕刻,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掌握了各類洞型的制備要點,也復習了牙齒的解剖結構,獲得學生好評。

學生在宿舍完成蠟塊備洞
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師生緊密相連
線上實驗課堂,要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保證每位同學都有動手操作機會,要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口腔頜面外科學教研室劉勇老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們的訴求以及現(xiàn)有條件后,設計在講述外科打結課程時,讓學生使用鞋帶進行練習,線上為每一位學生進行指導;在講授頜面部包扎時,考慮到學生宿舍沒有繃帶時,聯(lián)系實驗室教師將消毒的繃帶送至宿舍,線上在仿頭模上演示包扎法,指導學生互為醫(yī)患進行包扎練習,逐一進行點評,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掌握。

口腔頜面外科學教研室劉勇老師課堂示教 學生在宿舍里進行繃帶包扎練習
五、“疫”起上網(wǎng)課,思政同向同行
開始線上教學以來,口腔醫(yī)學院各教研室通過多種線上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在課程進行的同時,思政教育也在潛移默化的開展著。《兒童口腔醫(yī)學》第一節(jié)課開課的時候,正值第一輪全員核酸采集,大量醫(yī)務工作者奔赴各個社區(qū),義無反顧沖在抗疫第一線,教師這個時候自然引入實例,讓學生認識到認真學習醫(yī)學專業(yè)知識的重要性,體會職業(yè)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口腔頜面外科學》實驗課中講授“頜面部繃帶包扎”這部分的時候,展示錯誤的手法導致患者呼吸不暢的視頻,引入在臨床中的“愛傷觀念”,同學們感同身受。
隨著課程的深入,老師隨時隨地進行悉心指導,獲得了同學們積極反饋,同學們都對這樣的教學設計、課程思政都很認可。學生們表示能認真的努力完成接下來的線上實驗課程。

特殊時期教師們多措并舉,同學們克服困難,師生云端相見,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現(xiàn)線上實驗課教學質量“不打折扣”,讓同學們線上也能安心、認真的學習,全力以赴,提高臨床操作能力,給自己提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口腔醫(yī)學院
2022.11.16